<!DOCTYPE HTML PUBLIC "-//W3C//DTD HTML 4.0 Transitional//EN">
<HTML><HEAD>
<META content="text/html; charset=utf-8" http-equiv=Content-Type>
<META name=GENERATOR content="MSHTML 8.00.7601.18404"></HEAD>
<BODY background=file:///C:\Documents%20and%20Settings\Administrator\桌面\郎咸平.gif>
<P>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<FONT 
color=red size=6><STRONG>产品中试管理-从样品到量产</STRONG></FONT></P>
<P align=center><FONT color=black>时·间·地·点:2017年<SPAN 
style="TEXT-TRANSFORM: none; BACKGROUND-COLOR: rgb(255,237,196); TEXT-INDENT: 0px; DISPLAY: inline !important; FONT: 13px 微软雅黑, 'MS Sans Serif', sans-serif; WHITE-SPACE: normal; FLOAT: none; LETTER-SPACING: normal; COLOR: rgb(0,0,0); WORD-SPACING: 0px; webkit-text-stroke-width: 0px"><FONT 
style="BACKGROUND-COLOR: #ffffff" size=3 face="Times New Roman">4月24-25日 
深圳,4月27-28日 北京 
<HR>
</FONT></SPAN>参·加·对·象:企业CEO/总经理、研发总经理/副总、测试部经理、中试/试产部经理、制造部经理、工艺/工程部经理、质量部经理、项目经理/产品经理、高级制造工程师等 

<HR>
授·课·方·式:讲师讲授 + 视频演绎 + 案例研讨 +角色扮演 + 讲师点评 
<HR>
学·习·费·用:3200/人(含教材、学费、发票、午餐等) 
<HR>
垂询热线:0755-6128-0006  13381601000   许先生     
QQ·微信:320588808      <FONT color=blue><FONT 
color=blue><STRONG> </STRONG></FONT></FONT> 
<HR>

<P></P>
<P align=left></FONT><STRONG><FONT 
color=blue>课·程·背·景:<BR></FONT></STRONG>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,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样机到量产的过程中(产品化过程)存在着共同的问题:<BR>1.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,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“三无”产品,没有生产文件、没有工装、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;<BR>2.转产没有标准,研发想快点转产,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,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,而市场又催得急,经常被迫接收,长此以往,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;<BR>3.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,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,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,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,如何取舍与平衡,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、中试与生产的矛盾,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;<BR>4.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,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、进度的要求?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,还是兼而有之?<BR>5.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、成品率低、经常返工,影响发货;<BR>6.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;<BR>7.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“救火”。。。。。。<BR>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、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,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,配以大量实际案例,以指导研发/试产/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。</P>
<P><STRONG>课·程·收·益:<BR></STRONG>1.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<BR>2.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(DFM)的方法与实施过程<BR>3.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(DFT)的方法与实施过程<BR>4.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<BR>5.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<BR>6.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</P>
<P><STRONG><FONT color=blue>课·程·大·纲:<BR></FONT></STRONG>一、案例研讨</P>
<P>二、从样品到量产概述<BR>1.企业在追求什么:技术?样品?产品?商品?<BR>2.研发与制造的矛盾:<BR>1)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?<BR>2)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?<BR>3.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: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<BR>4.中试的定位与发展:<BR>1)研发(RD)、中试(D&P)、生产(P)的关系<BR>2)中试的使命是什么? 
<BR>3)中试如何定位? <BR>4)中试的发展问题:<BR>a 大而全?<BR>b 专业化分工?<BR>c 产品线划分与共享平台<BR>d 
中试人员的发展定位:广度与深度问题<BR>5.中试的业务范围<BR>1)中试业务:新产品导入(NPI)<BR>2)承上: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?<BR>3)启下: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?<BR>4)桥梁: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,独木桥还是阳关道?<BR>6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是否需要建立并发展中试的职能?</P>
<P>三、新产品导入团队<BR>1.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构成<BR>1)工艺工程<BR>2)设备工程<BR>3)测试工程<BR>4)工业工程<BR>5)产品验证<BR>6)试生产(计划、生产、质量)<BR>2.新产品导入团队的职责<BR>3.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的关系<BR>1)开发模式的演变:串行变并行<BR>2)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如何体现?<BR>3)新产品导入团队如何提前介入研发?<BR>a 
为什么要提前介入?<BR>b 提前到什么时候介入?<BR>c 提前介入做什么?<BR>4)新产品导入团队的管理<BR>a 
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、职能部门的沟通<BR>b 
新产品导入团队成员的汇报、考核和管理机制<BR>4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研讨建立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时机</P>
<P>四、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(DFM)<BR>1.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<BR>1)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<BR>2)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:从立项就开始<BR>3)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:工艺设计、工艺调制与验证、工艺管制<BR>4)工艺设计:<BR>a 
如何提出可制造性需求?<BR>b 需要哪些典型的工艺规范?<BR>c 可制造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?<BR>d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如何并行?<BR>e 
产品工艺流程设计<BR>f 电装、整装、包装与物流的可制造性设计分析<BR>g 如何确保可制造性需求在产品开发中已被实现?<BR>h 
工艺评审如何操作?<BR>i 什么时候考虑工装?<BR>j 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工艺文件与生产操作指导文件<BR>5)工艺调制与验证<BR>a 
工艺验证的时机<BR>b 工艺验证方案包括哪些内容?<BR>c 如何实施工艺验证?<BR>d 工艺验证报告的内容<BR>e 
如何推动工艺验证的问题解决?<BR>f 研发人员如何配合新产品的工艺验证?<BR>g 制造外包模式下的工艺如何验证?<BR>6)工艺管制<BR>a 
工艺管制的困惑:救火何时是尽头?<BR>b 工艺转产评审(标准、流程、责任)<BR>c 
量产过程中的例行监控与异常管理<BR>2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?存在哪些差距?<BR>3.工艺管理平台建设<BR>1)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?<BR>2)工艺委员会的产生:责任与运作模式<BR>3)如何进行工艺规划?<BR>4)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<BR>5)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:<BR>a 
品质规范<BR>b 设备规范<BR>c 工艺规范<BR>d 
设计规划<BR>6)工艺管理部门如何推动DFM业务的开展?<BR>7)工艺体系的组织构成、发展与演变<BR>8)工艺人员的培养与技能提升<BR>4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平台建设工作做到什么程度?存在哪些差距?如何改进?</P>
<P>五、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(DFT)<BR>1.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测试策略<BR>1)研发测试(Alpha)、试验局测试(Beta)、生产测试 
<BR>2.研发测试(Alpha)与BETA测试<BR>1)测试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(提可测试性需求的时机)<BR>2)可测试性需求需要考虑的内容(示例)<BR>3)单元测试、模块测试、系统集成测试、专业化测试、BETA测试的重点分析<BR>4)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业务流程分析<BR>5)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开展测试的相关工作(短平快的项目测试工作如何开展)<BR>3.面向生产测试业务的产品设计与开发<BR>1)生产测试业务流程分析<BR>2)典型的部品测试、整机测试方法介绍<BR>3)开发专门的生产测试工装的条件分析<BR>4)生产测试工装的开发管理<BR>5)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实施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?<BR>a 
如何提出可测试性需求?<BR>b 可测试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?<BR>c 研发面对众多的需求如何取舍?可测试性需求的优先级分析<BR>d 
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开发生产测试工装?<BR>e 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生产测试所需的操作指导文件?<BR>f 如何进行测试工装的验证?<BR>g 
如何推动测试验证问题的解决?<BR>6)如何推动可测试性设计(DFT)业务的开展<BR>7)如何进行测试平台的建设?<BR>4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分析学员企业的DFT工作做到什么程度?存在哪些差距?如何改进?</P>
<P>六、产品试制验证管理<BR>1.影响产品试制周期的因素分析<BR>2.研发人员对试制准备提供的支持<BR>3.试制团队的构成、职责与定位(设置试制部门的时机与优缺点分析)<BR>4.试制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<BR>1)如何进行试制准备(准备要素示例)<BR>5.面向制造系统的验证<BR>1)研发人员如何在试制过程中进行产品设计的优化<BR>2)制造系统的验证策略与计划<BR>3)制造系统的验证方案<BR>4)如何实施制造系统的验证:<BR>a 
工艺验证(工艺流程、工艺路线、单板工艺、整机工艺、包装工艺、物流工艺)<BR>b 工装验证(装配工装、测试工装、生产设备)<BR>c 结构验证<BR>d 
产品数据验证(BOM验证、制造文档验证)<BR>e 
产品试制验证(质量、效率、成本)<BR>5)批次验证报告,验证多少批才合适?<BR>6)如何推动验证问题的解决?<BR>6.转产评审<BR>1)研发人员如何支持新产品的转产工作<BR>2)转产评审的评审组织如何构成?<BR>3)评审标准是什么?<BR>4)如何判定是否转产?<BR>5)评审流程与运作机制<BR>7.产品转产后的管理<BR>1)新产品的试制效果评价<BR>2)新产品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<BR>3)工程变更管理<BR>4)缺陷与问题管理<BR>5)质量审计<BR>8.演练与问题讨论<BR>1)分析学员企业的产品试制验证过程,分析差距,提出改进建议。</P>
<P>七、总结</P>
<P><STRONG><FONT 
color=blue>讲·师·介·绍:[Charles]<BR></FONT></STRONG>研发管理咨询资深顾问<BR>国家发改委创新管理培训中心特邀讲师<BR>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邀讲师</P>
<P>专·业·背·景:<BR>    
16年的高科技企业从业背景,具有丰富的产品策划、产品研发、产品中试、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实践与管理经验。从事过产品设计与开发、NPI、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、研发管理部经理、企业管理顾问等职务;<BR>    
曾在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公司工作过7年(97~04),期间与国际顶尖咨询顾问一起工作,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推动该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变革工作,并作为产品经理主导了某产品线多个大型项目的产品设计、开发、中试、转产与上市工作。</P>
<P>研发管理咨询经验:<BR>7年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,主导了20多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,项目范围涉及到市场需求、产品规划、产品开发、产品决策、技术评审、技术开发、研发组织、研发绩效、技术任职资格、项目管理、变更管理、知识管理、研发IT规划等领域。典型客户如下:<BR>1)科达通信<BR>2)OPPO<BR>3)TCL家网事业部<BR>4)苏州金龙<BR>5)宇通重工<BR>6)京信集团<BR>7)福建敏讯<BR>8)中电集团某军品研究所</P>
<P>研发管理培训经验:<BR>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、南瑞科技、TCL集团、长虹集团、OPPO、同方威视、宝钢集团、中国移动、大唐电信、上海电信、陕鼓集团、科达通信、中电集团、威创科技、和记奥普泰、国人通信、京信科技、天碁科技、格林威尔、兴大豪科技、星星集团、山特电子、富港电子、宇龙通信、聚光科技、绿盟科技、天津内燃机研究所、中集集团、高斯贝尔、星网锐捷、特变电工、思源电器、美的集团、海尔集团、海信集团、普天集团、福建敏讯、国光电子、苏州金龙、宇通重工、雷沃重汽、上汽五凌、<BR>东风汽车、威科姆、同洲电子、科立讯、新北洋、光迅科技、沈阳机床、瑞斯康达、佳讯飞鸿、浪潮集团、威胜电子、京城控股、联想集团、迈瑞医疗、华大电子、上海华虹、联芯科技、旋极科技、畅通科技、长城软件、九院、天地奔牛、阳天电子、清华机械、方正集团、研祥智能、烟台万华、东方电子、东方通信、美菱、科大讯飞、万峰石材、万家乐、泛仕达、远光软件、优特等近5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研发管理培训。</P>
<P><STRONG>注:如不需此类信件信息,请转发送“删除”至</STRONG><A 
href="mailto:tuiding02@163.com"><STRONG>tuiding02@163.com</STRONG></A><STRONG>,我们会及时处理,谢谢您的理解。<BR></P></STRONG></BODY></HTML>